繁体
不管你的收入多少,一定要養成存錢習慣
-
- 22 September 2022 Thu |
-   感悟人生 |
-   ✉ 檢舉
俗話說:「 年年有儲存,荒年不荒人。 」 有錢,是一個人的底氣;沒錢,寸步難行。賺錢不是人生唯一的目標,但一定的最重要的目標。 當然,你一邊賺錢,還要一邊存錢,否則你賺再多的錢,都可以一夜之間就「蒸發」。 所謂「財務自由」,其實是手裡有存款,日子過得不慌張。 如果手裡缺錢,日子過得緊巴巴,還戰戰兢兢,萬一哪天生病了,失業了,哭都來不及。 不管你的收入多少,一定要養成存錢習慣,存錢和不存錢的人,真的不一樣。 1.有存款的人,活得更有底氣。 二十年以前,我們縣城的房子還不算很貴,那時候,兩萬塊錢就可以買一套房子,幾千塊錢就可以做好裝修。 但是那時候的我,買不起房子,我的兄弟姐妹,都買不起房子,一家人的全部存款,加起來,也不足一萬元。 後來,我的大姐去了東莞打工,一個月工資七百多元。 打工四五年,她回家的時候,神氣多了,過年的時候,對家裡人說:「我買房子了,大家祝福我吧。以後,你們去縣城辦事,可以去我的新房子裡,住幾天,也算有個落腳點。」 很多打工者,在工廠裡拼命幹活,但還是買不起房子。 大姐是怎麼做到的? 原來,她真的是一個「極簡主義者」,每個月的生活開支,控制在一百元左右,吃飯住宿都是廠裡提供的,免費的。 她一年只是去逛了一次街,回了一次老家。 過年的時候,她左看右看,想要買一套像樣點的衣服,但是問了幾家店鋪,嫌太貴了,硬是沒買。 大姐說:「過完年之後,同樣的一套衣服,可以便宜很多,到時候再買。」 大姐在縣城買房子了,存款也慢慢多起來了,說話也大聲了。還有我的母親,和街坊鄰居聊天的時候,也提高了分貝,母親說:「我們家,在縣城買房子了,是我家大女兒買的。」 母親的話,讓街坊鄰居羨慕不已。 當一個人有了存款,有了固定資產,你會覺得生活不是那麼難,就是工作很累,你也會覺得「值得了」,因為你看到了奮鬥的成績。
當你身無分文的時候,你會發現,不管自己多麼努力,也是徒勞無功。 存款,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。 2.沒錢寸步難行,就是生病了,也藉不到錢。 一個人,越是在關鍵的時候,越會覺得存款的重要性。 比方說,一個人生病了,或者家裡人生病了。 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,病痛來了,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「籌錢」,此時此刻,有存款,就是救命錢,是生命的希望。 如果你一直都很窮,那麼你就很難借到錢,生病了,更加借不到錢。 別人都怕你以後還不起,擔心你的病,很嚴重,需要花多少錢?就是一個「無底洞」。 我的表姑在去年大病了一場,住進了市裡的大醫院。 醫生說:「先預交五萬塊錢吧,以後看情況再說。」 醫生的話,讓表姑頓時就癱坐在地上了,嚇得腿軟了,表姑真的沒有存款。 表姑爺趕緊打電話給兩個兒子,希望他們想辦法籌錢。 大兒子說:「爸,你也不是不知道,這些年,我在縣里做鋁合金窗,雖然賺了一點點錢,但是只管夠家裡的開銷,要不是這樣,我自己也沒有買房子,車子還是一台三輪車。 幾千塊的話,我還是能想辦法擠一擠,幾萬塊錢,我上哪去找?」 二兒子說:「爸,我在東莞打工,每個月的工資才四千塊,能夠養活我自己,就已經不錯了。」 表姑爺向親戚朋友借錢,打電話給親戚的時候,都帶著哭腔了。 一個年近六旬的男人,有生以來,第一次如此狼狽不堪,第一次如此「沒面子」。 大姑爺打了一通電話,接到了八千元,是表姑的姐姐和弟弟送來的。 表姑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,靠種稻子和西瓜過日子,雖然種西瓜很賺錢,但靠天吃飯,如果天氣不好,西瓜就爛在地裡了,還得虧本。 家裡還有兩頭牛,兩頭豬,可是賣掉了,也就是一萬塊錢的樣子。
一個人生病的時候,連活命錢都藉不來,其它的時候,就更不要開口借錢了,真的沒有人同情你。 別人幫你是情分,不幫是本分,你與其指望別人,不如自己努力賺錢,多存錢。 不要等到要花錢了,才「臨時抱佛腳」。 有存款,就是「未雨綢繆」,一個人就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。 「明天和意外,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」,如果你有存款,不管哪個先來,都不必擔憂,未來的發展,你都心中有數。 3.其實,很多消費都是多餘的,只會讓你負債。 回頭想一想,這些年,你的錢都去哪裡啦? 年輕人,喜歡透支未來的錢,把下個月或者下一年的錢,都透支出來,先花掉再說,以後慢慢還,要是還不起,就找父母要錢,總是把父母當成一個「提款機」。 透支有什麼好處,所有可以透支的平台,都在拼命鼓吹。 你越來越認同「花明天的錢,辦好今天的事」。 告訴你,「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」,你今天借的,明天是要加倍還的。 你花錢如流水,但你後來還了本金,還要還利息,無形之中,你就變成了「窮人」,你還在為別人創造財富。 除了透支、刷信用卡,你還養成了「愛攀比」的習慣。 比方說,同事買了一輛新車,二十多萬,你忽然覺得很失落,過了幾天,你買三十多萬的車,比同事的車更貴,你覺得很有面子。 可是你買車的時候,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要麼是按揭買車,要麼是藉錢買車,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錢。 你還貸的壓力很大,真的是「死要面子活受罪」。 蘇格拉底說:「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,奢侈是人為的貧窮。」 一個真正富有的人,努力賺錢,還努力存錢,戒掉了攀比心,放棄了無用的社交,不再盲目消費,簡簡單單過日子,勤儉節約。
真的不必拼命賺錢了,一輩子需要的錢,並不是很多,只是你「心比天高」,被花錢的慾望控制了自己。 丹麥有句諺語:「節省下來多少,就是得到多少。」 如果你不省著點花錢,賺多少錢,也是白費。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