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
父母3種節儉方式,正在毀掉孩子格局,父母要注意
-
- 13 October 2022 Thu |
-   婚姻家庭 |
-   ✉ 檢舉
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提高,家長也害怕孩子養成攀比和浪費之風,所以格外注意節儉教育。 但是所用的節儉教育方式,多是重復一句「家裡沒錢」,這恰恰在摧毀孩子。 寶媽過度節儉,孩子將來恐怕難有出息,而她還不自知 曾聽說這麼一件事,寶媽有一個兒子,從小到大一直在用「舊東西」,這都是因為媽媽過度節儉。 在寶媽懷孕的時候,她就給孩子找來了很多舊衣服。兒子小學期間,也很少能買新衣服, 有時候還要穿看著像女孩的舊衣服。班裡有同學常常以此取笑他,兒子皆是沉默面對。 男孩子都喜歡玩具,可每次孩子向寶媽提要求的時候,寶媽總是說「家裡沒錢」,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。
寶媽這種話說得多了,兒子就信以為真。 上國中之後,眼睛近視看不到黑板,可他個子高大,一直坐在後排,內向的他不敢向老師提要求換座位, 也不敢向寶媽提要求買眼鏡。最後成績一落千丈,只能讀很差的高中和大學。 大學時候,身邊有不少同學談戀愛。可他覺得「家裡窮」,心理十分自卑, 即使有喜歡的女生或者有主動靠近的女生,他也不敢靠前。 最後,兒子也像寶媽一樣節儉,但周圍人總是覺得他小氣,很少跟他做朋友。 兒子大學畢業工作後,因為性格一直唯唯諾諾,因此工作好幾年一直還是小白領,工資也沒有多大提升。
然而,寶媽對兒子的這種現狀,卻還不自知一定程度上,是她「過度節儉」造成的。 這3種「節儉方式」,正在毀掉孩子「格局」,父母還自誇會過日子 ①刻意哭窮 這種節儉方式,會讓天真的孩子把節儉誤認為是不能花錢。且孩子會因為「家裡窮」, 心理產生自卑和敏感,做事的時候不敢放開手腳。
②吃穿難看 這種節儉方式,一般是家裡條件還可以,但就是讓孩子穿得又舊又破,讓孩子吃得又少又苦。 孩子會把這種情況與同學做對比,人際交往時變得畏縮。 ③貪小便宜 這種節儉方式,會讓孩子同樣養成惡習,在之後的社會生活中,或許會為人所不齒。
當然孩子眼光也變得比較狹窄,只看得到眼前的小利小惠。 家長如何正確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質量? ①家長言傳身教 家長正確的節儉行為,對孩子是有榜樣作用的。 比如父母吃飯的時候,不浪費糧食,外出吃飯也是吃多少點多少等。
②確立金錢價值 孩子要懂得真正的勤儉節約,應該首先確立金錢價值,不然一味的省錢,就變得扭曲了。 孩子確立了金錢價值觀後,就知道該省的省,該花的花。 ③引導勞動體驗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做勞動體驗,畢竟吃苦才懂事。比如讓孩子去干農活,
這樣他才知道勞動果實得來如此不易,如此對父母的錢不會輕易揮霍,對自己的錢不會大手大腳。 結語 父母言行對孩子就是教育,深刻到影響孩子的一輩子。 所以,家長應該時刻反思自己言行是否「太過」, 要及時予以糾正,這或許成為扭轉孩子人生之機。
Top